随着地理国情监测相关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部门和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领导下,在各有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加快了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标准化工作的步伐。
研究所在陕西省地理国(省)情监测试点之初,即针对性地搜集美国、加拿大、欧盟各国、印度、土耳其、哥伦比亚、巴基斯坦、泰国、新西兰等10余个国家的23项相关专题资料,陆续编译完成了合计20余万字的《地理国情监测国外资料译编(1)》和《地理国情监测国外资料译编(2)》;同时,整理和分析了国土、交通、地矿、海洋、水利等11个行业部门110项相关标准内容,形成了《地理国情监测国内外标准化现状与分析报告》,研究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标准框架》和《地理国情监测标准化建设报告》。这些成果为试点工作的前期摸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在试点项目进行中,研究所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在陕西局各单位的配合下,积极参与陕西省地理国(省)情监测试点工作,持续跟踪基本省情获取、地表覆盖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生态环境和开发活动监测、城镇化进程监测等试点项目,先后编制完成了《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技术指南(一)》以及《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技术指南(二)》,目前正在进行《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技术指南(三)》的有关工作。这些阶段性工作的开展,对于不断总结陕西省地理国(省)情监测试点技术经验,凝练形成工程项目标准化文件,进而转化提炼为行业标准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研究所根据前期工作基础和已有积累,积极参加相关标准化文件的编制工作。针对承担的《地理国情基本术语》、《地理省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编制任务,收集了水力、国土、城市、交通、林业和统计等各专业部门的大量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协调统一,并与合作单位多次讨论,形成了《地理国情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按期提交上级单位。同时充分借鉴陕西省等试点省份所取得的试点成果,以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为基础,对内容与指标进行扩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地理省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初稿的编制工作。
在陕西省地理国(省)情监测试点的收官之年,根据陕西局的部署和安排,研究所以凝练技术、沉淀标准为着力点,努力做好试点成果和技术的标准化转化工作。截至目前,研究所初步完成《基本地理省情监测技术规定》、《基本地理省情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地理省情 监测目录》等的编制。已经启动的标准化文档编制工作包括:“地表覆盖分类体系”、“地表覆盖变化监测技术规程”、“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地面沉降监测规程”、“城镇化建设进程监测内容与数据要求”、“城镇化建设进程监测报告编写规定”、“地理省情监测 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系列)”、“地理省情监测 水域空间变化遥感监测规则”、“地理省情监测 业务运行系统建设规范”、“地理省情监测 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规范”等,从而构成系统的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标准框架,为顺利完成试点工作的标准化任务奠定基础。目前,已完成部分文档的初稿,拟待所有相关工作全部完成后进一步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并修改完善,形成终稿,以使陕西省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试点有关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经验更好地在全国推广应用。
以上工作的开展,既是研究所对地理国情监测和普查工作的积极响应,也是研究所立足本职,积极为做好国情监测和普查工作付出的努力。研究所将在国家局和陕西局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加快标准创新建设步伐,为地理国情监测和普查标准化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