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中,有些标准是测绘生产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标准,是标准体系的核心标准,是其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的重要参考与依据,如各类成果标准、地形图图式、要素分类与代码、要素数据字典等。这些基础标准较为稳定和成熟。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转型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服务方式的改变,亟需对一些基础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围绕基础标准的制修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具体如下:
一、《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系列)的修订
图式标准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标准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的地物要素无法用现有图式符号表达;此外,在国家1:5万数据库更新、西部测图、海岛礁测图等重大测绘工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图式中未规定的新要素,需修订现有图式,补充新增要素,并修订原版本不完善的地方。
研究所从2012年启动图式修订工作以来,先后走访了北京、天津、广州、武汉、青岛等15个城市29家单位,涉及测绘、国土、城建、交通、水利等部门,通过与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交流、座谈,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系列)的修订工作,于2013年5月完成了面向全国的意见征求工作。在对征求意见进行协调处理后,目前已完成该系列标准的送审稿。
二、《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系列)的修订
数字地图数据的生产及其数据库建设,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数据字典系列标准对规范并指导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所先后走访了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大学等多家单位,与基础地理信息成果生产与使用单位的设计、生产以及质量检验方面的技术人员进行了讨论,并与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全面了解了生产单位、应用部门以及科研院校对数据字典系列标准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收集的意见,结合此次《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系列)修订中所增加、修改的要素,在数据字典系列标准中同步对其名称、属性表和几何表示之间的关系、属性值代码、相关要素及其关系等进行修订,并对上一版本中不适用的地方进行微调。目前本标准正在修订中。
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正射影像地图》(系列)的制定
为解决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各种影像挂图、影像地图及各种影像地图集中正射影像地图存在不通用、难以被大家认可的问题,研究所启动了系列性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正射影像地图》的制定工作。
该系列标准分为4部分,分别对应1:500~1:2 000、1:5 000~1:10 000、1:25 000~1:100 000、1:250 000~1:1 000 000四个比例尺段。标准中规范了正射影像地图成果的有关形式、内容、表达、精度、规格等,使其满足当前正射影像地图生产、使用的急需。该系列标准已于2012年12月完成面向全国的意见征求工作。为了对标准内容规定的合理性提供支撑与验证,对正射影像地图成果所表示的定位基础、水系、交通、境界、注记等要素设计不同试验方案进行样图试制,共制作了80幅正射影像地图标准样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正射影像地图》的制定将结束我国没有正射影像地图成果标准的现实,填补国内相应标准领域标准体系的空白,为正射影像地图产品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四、《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地形图》(系列)的制定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地形图在我国经济建设各部门、各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可满足国家、各部门以及各单位等从大区域的总体规划、宏观评价到小区域的精确研究与评价等的需要。一直以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地形图的生产分别依据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式、编绘规范、航空摄影测量内业或外业规范等,一直缺乏相应的成果标准。为此,研究所启动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地形图》(系列)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通过对我国现有地形图相关标准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对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瑞士、西班牙以及南非等国家的地形图资料进行收集与梳理,分析各国基本比例尺地图(地形图)的主要类型、特点、内容、图面表达、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精度指标等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向全国100多家相关单位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在对征求意见进行处理后,形成了标准的送审稿。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地形图》(系列)标准的编制完成填补了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地形图标准的空白,对于指导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地形图的生产、质量控制、分发和使用将发挥积极作用。